小麥
隆麥813
發布時間:2021-06-15 18:41 來源:本站

圖片1.jpg

一、特征特性:

1、植物學特征:幼苗半匍匐,分蘗力強,葉片綠灰色、蠟質層淺,苗期長相清秀,起身拔節較快,生長勢壯,株型結構適中,株高75-80厘米,旗葉斜挺、稍長,莖桿較粗硬,穗長方形,穗層齊,多花多粒,小穗密度適中,成熟落黃好,白穗,長芒、白粒、籽粒卵圓形,角質,飽滿度好,外觀商品性好。千粒重45-50克。

2、生物學特性:分蘗力強,成穗率高,耐寒性好,有一定耐旱能力,倒伏性較好。中熟,生育期與小偃22相當。中筋,高蛋白高面筋,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中心(哈爾濱)連續兩年測定平均值:角質率98.5%,容重806 g/L,粗蛋白16.32%,濕面筋36.1%,吸水率66.5ml/100g,面團形成時間4.8min,穩定時間2.7min,最大抗延阻力154E.U.,延伸性203mm,能量(拉伸面積)43.0cm2。經區試人工接種鑒定:中抗條銹病和白粉病,感赤霉病,田間綜合抗病性好,產量三要素協調性好,豐產、穩產性好,廣適性強。產量水平500公斤/畝左右,產量潛力550公斤/畝以上。

二、栽培技術要點:

(1)選擇地力水平500公斤左右及以上地力的水地種植,以基肥為主,有機肥與無機肥配合,氮、磷、鉀配合。播前結合整地施總量氮肥80%的氮肥和全部磷肥,冬灌施20%的氮肥。適時冬灌,酌情春灌,遇旱時澆灌漿水。

(2)播期:適期稍晚為宜,關中東、中部10月10-20日,關中西部10月8-16日。

(3)播量:9-12公斤/畝,適宜群體:基本苗15萬~18萬,冬季分蘗60-80萬/畝,春季群體80-90萬/畝,畝成穗42-48萬。

(4)播前結合整地防治地下害蟲,冬前適時防除麥田雜草,孕穗前后注意防治病蟲害,在白粉病和赤霉病重發區或重發年份及時進行防治

三、適宜地區及產量水平:

適宜關中灌區中肥及中肥以上地種植,區試平均產量477.0公斤/畝,生產水平500公斤/畝左右,產量潛力550公斤/畝以上。